CNN報導——2025年7月11日 美國東部時間凌晨4:55
湯姆.佩奇(Tom Page),CNN
CNN報導——
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(OSA)是一種潛在嚴重的睡眠疾病,但許多人卻毫無察覺。這種因上呼吸道塌陷導致呼吸不規則的病症,是最常見的睡眠相關呼吸障礙。
研究顯示,全球30至69歲成年人中,可能有超過9億人罹患此症,但高達八成中重度患者未被診斷。若未接受治療,恐增加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、心肌梗塞、中風與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。然而,多數確診或未確診患者仍未獲得治療。
但好消息是,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,OSA患者如今有了更多選擇。根據2025年的產業報告指出,全球睡眠呼吸中止治療設備市場在2024年已達85.2億美元,預估2030年將成長至近130億美元,各大醫療科技公司都在積極研發創新解方。
持續氣道正壓(CPAP)呼吸機通過向鼻腔輸送空氣保持氣道通暢,長期被視為黃金標準療法。但其初期棄用率較高,用戶常抱怨面罩不適、噪音或睡眠受干擾,導致初期放棄率偏高。
儘管CPAP佔據主導地位,替代方案市場正在崛起:下頜前移矯治器通過固定牙齒前推下頜與舌體;神經刺激植入物啟動舌下神經防止軟組織阻塞氣道;還有目前於試驗階段的神經刺激藥物。
而另一項「反其道而行」的創新技術——「負壓睡眠治療」——正逐漸受到矚目。與CPAP「吹氣」不同,這項技術以「吸力」讓舌頭與軟組織向前,維持氣道暢通。來自台灣的 Somnics 在這領域中搶得先機。其研發的 iNAP 睡眠治療系統主機僅約智慧手機大小,透過電池驅動連接柔性咬嘴與細管,產生負壓以保持上氣道開放,
使用者可自然鼻呼吸,無須面罩、不產生噪音。這項技術正逐步打開市場。

「最大的特色在於它能讓人自然呼吸……是一種舒適、安靜又高效的解決方案。」Somnics 總經理在接受 CNN 視訊訪談時這麼說。iNAP 的設計靈感來自 Somnics 創辦人,並在台灣完成初期研發與臨床實驗。自2020年獲美國FDA核准後,逐步進入歐美與亞洲市場,目前全球約有一萬名使用者,並榮獲多項設計大獎。
雖然現有研究顯示,負壓裝置的治療效果略低於CPAP,但 Somnics官方表示表示,他們鎖定的是「拒絕使用CPAP或下頜矯治器、但又不想接受手術」的族群。目前使用者中有約七成屬於「CPAP失敗者」,三成則為首次接受治療的新患者。他指出,iNAP 單次充電可連續使用五晚,這種輕巧、安靜且便於攜帶的設計對年輕患者尤其有吸引力。「半數OSA患者年齡在53歲以下,很多人抗拒CPAP。令人遺憾的是,許多30、40歲患者選擇逃避治療,等到十年後健康惡化,才不得不回到CPAP。」。
Somnics目前在美國以訂閱制形式推出(售價USD 1,399,可分24期付款),但尚未納入保險給付。專家如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的 Hrayr Attarian 博士表示,現階段研究樣本仍偏少,雖有75%至83%的患者改善症狀,但距離CPAP近95%的有效率仍有差距。他認為 iNAP 是「輔助而非替代療法」,但確實侵入性更低。比利時 Antwerp University Hospital 的 Johan Verbraecken 博士則指出,目前 iNAP 對重度OSA患者仍屬「輔助治療」角色,未來若能顯著降低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(AHI),將有望成為與CPAP並駕齊驅的選項。
儘管如此,市場對CPAP替代方案的需求始終存在。Somnics官方表示,”隨著診斷率上升,不耐受CPAP的絕對人數同步增長。不過隨著CPAP技術改進,棄用率正在下降。”Somnics 已準備好與全球合作夥伴攜手,服務那些尋求更自在睡眠體驗的患者。
—
轉載及翻譯聲明:
- 本文原文來源於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(CNN),原文連結:https://edition.cnn.com/2025/07/11/business/sleep-apnea-negative-pressure-spc
- 中文翻譯內容嚴格基於原文核心含義進行轉換,因語言差異可能存在表述偏差,若中文版本與英文原文存在不一致,以英文原文為准。
- 本文內容僅為資訊分享,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,相關解讀請以原文立場為准。
4. 本公眾號轉載此文章,是為了給讀者提供國際前沿資訊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繫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。






